发布日期:2024-08-23 13:24 点击次数:179
早晨,继续早起直播读书。
不知道是平台故障还是网络延迟,导致第一次直播时无法添加背景音乐和福袋。
就明显感觉直播间流量很少,20分钟,才50多观看,与平时的节奏不一样。
果断终止,重新开播。
因为今天是真人出镜直播,按理说直播间的流量应该比平时多才对,少的话,就有问题。
果然重新开始直播后就有了明显起色,场观过了300,应该是这段时间开播以来最好的数据了。
所以,大家如果直播的话,还是尽量要真人出镜,确实对直播间流量有影响。
就是因为这个小插曲,今天早晨两段直播时长加起来超过了一个半小时,整体感觉还可以。
这应该也属于在舒适区的边缘进行的练习。
先按这个节奏适应一段时间,下一阶段的目标是连续直播两个小时。
按照正常节奏,单场直播两个小时应该算入门水准了。
后期如果能一直保持这个状态,可以说对个人的成长帮助是非常大的。
今天早晨除了温习了前三个小节,重点学习了第四第五两个小节。
因为这个章节介绍的能力非常重要,所以作者对每一小节的介绍也都非常详细。
给我的感觉就是把每一个知识点都掰开了揉碎了,让大家一读就懂。
前面三个小节今天就不再赘述了,想了解的读者老师可以看看我昨天的文章,里面有重要知识点的摘抄。
第四个小节,主要讲如何建立个人的认知体系。
重点讲述了知识和认知的区别,以及如何建立个人认知体系。
知识不一定能提高我们的认知,但是认知一定包含有用的知识。
还有,我们光知道知识不管用,只有运用它帮我们进行判断和选择,帮我们解决实际问题,这才算有效的知识。
其实,建立个人的认知体系说白了也非常简单,就是不断的在舒适区的边缘,一点一点的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。
具体做法就是打破别人的认知圈层,从中选择对自己有触动的点或者块,然后将其关联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网络中,慢慢的就建立起自己的认知体系了。
书中还提到,触动是最好的筛选器。
让我们学习和关联最触动自己的知识,与自身无关的,可以不用关联。
第五个小节,主要讲打卡,说打卡是打不出未来的。
并且讲述了这个结论的底层原因。说我们的大脑潜意识,有认知闭环的特性。
就是当我们完不成一件事的时候,心理就会一直惦记着,然后潜意识就会不断的发出催促信号,期待早点完成,尽快结束。
这样就有可能会导致打卡的动机迁移,动力扭曲。
打卡本身作为辅助我们学习成长的一个手段,由于缺乏觉知,在打卡的过程中,不知不觉就偏离了主题。
打卡,有个明显的特征:完不成,假装一下:完成了,马上停止。
针对这种状况,作者给出了两个更好的替代方法。
一是,把打卡变为记录。这两者的细微区别,需要我们慢慢体会。
二是,制定目标的时候,设下限,不设上限。
以往我们设定的打卡计划,都是围绕上限设计的任务目标,这样做是不符合刻意练习四要素的。
上限目标,属于困难区,偏离了在舒适区的边缘、拉伸区进行训练的原则。
舒适区拉伸区小节上限知识发布于:山东省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